走進信息化大廳,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屏幕。這塊大屏幕堪稱全市生態環境實時監測的“千里眼”。淄博市大氣、水環境、廢水和企業污染物排放動態等情況在這里一覽無余。
“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廢氣污染源系統,它接入了1200余處污染源監測站點,企業排放數據都是實時在線的,對于發現的異常問題我們通過值班調度系統實時生成任務工單,并推送至相關區縣。”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向參觀者介紹道。
近年來,淄博市積極推進完善包括環境質量、固定污染源、移動污染源和污染物組分站等監測網絡建設,織緊織密生態環境監測“一張網”。為強化大氣環境監測,淄博市建立了環境空氣質量“四級”監管體系,一級為國、省、市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點;二級為鎮辦級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點;三級為空氣質量監測微站;四級是各污染源廢氣在線監測點位。在水環境監測方面,淄博市在主要河流斷面、湖泊水庫、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布設水質自動監測站點60余處。據介紹,相關數據也接入了智慧“大腦”。
除了固定監測站點外,淄博市生態環境部門還配備了走航監測車、無人機、激光雷達監測系統、視頻監控系統、大氣復合污染超級監測站、惡臭電子鼻等“智慧”監測設備,實現了從天到地,從水到氣,全方位立體化溯源監控體系。
溯源應用模塊,是環保部門發現問題的關鍵所在。“我們整合了環境質量監測數據、污染源在線監測數據、移動設備監測數據和氣象數據等環境要素信息,通過預警閾值設定及異常數據智能篩選等方式,自動生成空氣質量監測站點高值信息,實時抓取報警信息,結合會商研判精準預測環境污染風險趨勢,分析污染成因,切實解決環境問題。”工作人員介紹道。
據了解,淄博市生態環境部門以智慧環保云平臺為基礎,構建了生態環境監管“一張圖”,利用可視化圖表等方式,宏觀呈現全市環境空氣質量變化趨勢,微觀展現污染源排放動態,為環境治理決策指揮提供可視化作戰地圖,實現了生態環境治理由“目標驅動”向“數據驅動”的轉變。